近日,利用绿色低碳节能“黑科技”打造的超低能耗建筑群——万华化学“零碳社区”项目设计方案通过了烟台市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项目方案评审。这标志着烟台将迎来首个零碳社区。
烟台市清洁取暖工作专班工作人员孙啸鸣向记者介绍,为促进全市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烟台在申报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时就把超低能耗建筑建设列为亮点工作。“申报成功以来,我市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评审工作,经过组织行业专家评审,万华化学‘零碳社区’项目入选示范工程项目。”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市场发展总监晋艳丽向记者介绍,该零碳社区项目属于烟台市的城市更新项目,位于烟台开发区,地上总建筑面积11万余平方米,包括1栋零碳建筑、7栋超低能耗建筑,拟作为技术专家和员工配置的公寓和宿舍。社区追求人与环境、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致力于打造低碳排放、健康活力、生态院落式生活区。
“根据当地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我们立足可再生能源使用,采用了地源热泵+太阳能联合制热和光伏发电技术,并采用多种被动式节能技术和产品,参照国家《近零能耗技术设计标准》设计,满足《山东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成为烟台市首个超低能耗建筑群。”万华化学项目技术负责人程国娟介绍。
据晋艳华介绍,项目运行后将达到近零建筑能耗要求,每平方米建筑的供暖、供冷和照明等一次性能源耗电量在50千瓦时以内,比常规建筑能源消耗减少50%以上,预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000吨/年。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零碳城市”建设的第一线。实际上,在探索零碳社区建设方面,烟台并非个例。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天津、成都、广州等多个城市均正积极创建零碳社区。
就在今年2月底,经过碳排放核查、计算,中新天津生态城第四社区中心获得由天津排放权交易所颁发的“碳中和”证书,成为天津首个零碳社区商业项目。目前,中新天津生态城已经建立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综合能源利用体系,在节约、集约、综合、循环开发利用城市资源方面进行了有效实践。其中,很多可再生能源都成为了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重要“碳资产”。
今年3月,成都7部门联合印发《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试行)》,计划到2025年,力争建成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景区共不少于30个。同时,还要建成近零碳社区不少于30个,实现区(市)县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广州目前也正在积极创建一批国际零碳社区。其中广州市黄浦区就正以小切口、大变化牵引践行城市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致力于打造黄埔“新样板”。
“万华化学‘零碳社区’项目以远低于现行节能标准的实际运行能耗水平,展示高品质居住体验及低能耗运行费用带来的便利,将带动全市建筑节能工作开展,促进节能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烟台零碳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孙啸鸣说。
在可持续发展合作研究所(ISC)中国项目主任潘涛看来,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我国在向碳中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必将经历一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零碳社区是生活方式变革的前沿实验室,要允许试错,在3-5年内探索城市面向未来的新生活场景解决方案,不断总结典型经验,并逐步规模化推广,从而引领高质量零排放的新生活。”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市政院副总工程师魏保军认为,打造零碳社区,低碳能源系统建设是重点。一方面要推动多元的、可再生能源优先供应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在社区中优先使用;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低碳技术的应用,在保障舒适性与健康性指标不断提升的前提下,降低社区与建筑的整体能源需求,同时积极推进电能替代。“有必要指出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所谓的行为节能,也是零碳社区建设的重要部分,其节能降碳潜力可达15%以上。”
6月1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斯德哥尔摩现场出席第六届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时指出,希望各方落实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和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的制度安排,将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转化为扎实行动。
5月30日-31日,第六届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以线下线上结合方式举办。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作为中方联合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会议并作开幕致辞。
黄润秋表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1992年5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正式通过,开启了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宏伟征程。30年来,《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非凡历程。今天,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人类共识,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全球行动。
黄润秋强调,当前气候多边进程进入落实《巴黎协定》的新阶段,希望各方凝聚共同意愿,坚定不移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强化系统观念,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整体框架,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深化合作互鉴,不断提升合作水平,取长补短、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确保应对气候变化取得实效。
解振华在发言中指出,今年是《公约》达成30周年。展望未来,希望各方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公约》主渠道地位,坚持务实行动导向、坚持解决方案导向,推动《公约》进程与其他领域形成协同效应。《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应以落实为主题,以适应和资金为成果亮点,中方支持埃及举办一届成功的缔约方大会。希望各方落实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和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的制度安排,将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转化为扎实行动。
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由中国与欧盟、加拿大于2017年共同发起。本届会议聚焦气候行动与实施,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蒂默曼斯、《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埃斯皮诺萨等30多位代表参会。
西北大学在长安校区组织召开碳中和学院目录外交叉学科设置校内论证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赖绍聪担任专家组组长并主持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振磊,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余林出席会议,研究生院、碳中和学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经济管理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地质学系、城市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工学院有关专家和教师代表参加研讨。
研究生院负责人首先介绍了国家与学校目录外交叉学科设置的相关程序及要求。“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碳储科学与工程”两个交叉学科设置小组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论证方案的编制情况。
与会专家就学科名称与内涵、支撑学科、研究方向、师资队伍与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专家组认为,论证方案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就业前景广阔,下一步要清晰学科研究方向,突出交叉学科属性,合理构建课程模块,优化师资队伍构架,尽快形成新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吴振磊指出,交叉学科在构建方案中要注重课程体系设计,解决好主学科与支撑学科在人才培养定位、学生入口和出口有效衔接等方面的问题。他强调,在具体操作中要加强不同学科、院系、师资、课程之间的对接工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充分体现交叉性与融合性。他表示,下一步经管学院将全力支持碳中和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推动相关交叉学科尽快落地。
赖绍聪在总结中强调交叉学科设置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势所趋,学科发展要剑走偏锋,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他指出,一要挖掘潜力,加大传统学科的升级改造,在原有的学科基础上继续深挖,做到更精、更深、更有影响力;二要交叉融合,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培育交叉学科,加大新学科支持力度。最后,他希望相关学科负责人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论证方案,把握时间节点要求,确保“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碳储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论证方案按时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争取相关学科专业今年正式纳入招生简章,保证碳中和学院招生工作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