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碳排放  风光基地  2022  碳中和,  碳达峰  碳中和  低碳  双碳  北京冬奥会  冬奥会 

光伏玻璃-光伏发电-多晶硅供应链产业链

   2022-04-15 碳中和产业协同联盟6720
核心提示:光伏玻璃-光伏发电-多晶硅供应链产业链
 一 历史

 

太阳能发电(电池)始于195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现将硅片浸泡过锂溶液后,再进行阳光照射,可以产生较为明显的电流,这个发明,为后期太阳能发电规模化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欧美等国意识到依赖原油问题会很大,因而开始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热潮。
在国内光伏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比较关键的时点。
首先是2004年,欧洲需求快速释放。
我国光伏产业迎来真正快速发展,是从2004年欧洲国家出台政策支撑光伏发展开始。比如德国2004年光伏每度电补贴可达到6元人民币,而德国电网电价不到2元。因而德国需求爆发,电池供不应求,德国企业开始向中国出售生产装备和硅片,中国企业生产电池组件出口德国。
此时,光伏行业的主流技术为多晶硅,2007年,国内多晶硅生产技术突破。
作为核心原料,国内在初期并没有能力去规模化生产,当时的技术主要垄断在美、德、日的几家大厂手中,比如德国瓦克、美国MEMC、日本三菱。国内虽有企业生产,但由于技术难度较大,生产规模比较小。
改变这种现状的机构,是保利协鑫。2006年协鑫创始人朱共山在徐州创建了江苏中能,进入硅料赛道,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之后不断扩产,成为国内硅料的龙头企业。2010年协鑫进入硅片赛道,生产多晶硅片。
但是,注意,这个时期,光伏产业有两个显著特征:
两头在外——我国的光伏产业仅中游发展迅速(2010年电池片产量占全球的46%左右),多晶硅料的生产技术主要掌握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手中,国内中游光伏企业需要进口硅料,再将下游电池组件产品出口海外,导致 “两头在外”;
拥硅为王——光伏带动的硅料需求快速释放,导致硅料价格飙升,从2003年的45美元/kg左右,上升至金融危机前的500美元/kg。
在欧洲需求兴起下,尚德、英利、赛维等中游龙头开始快速扩张,然而扩张结果是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尚德电力2005年在美上市时资产负债率为16%,2011年资产负债率达到79%,上升63个百分点,英利更是2015年资产负债率达到126%左右。
由于终端需求全部在欧洲等地,一旦需求(2011年开始)快速下杀,前期快速扩张的弊端开始显现,产品卖不出去——大量产线又不能长时间停掉,只能继续生产——产品越积越多,同时巨额债务需要偿还。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尚德、英利等曾经的光伏明星公司走了下坡路。
因此,“负债——冲规模——降成本——增加负债”的粗放增长路径,开始被逐步证伪,随后,行业开始转向通过提升技术降低成本的路径。
此阶段的典型代表是2016年,单晶硅开始主导硅片赛道。
实际上本身是单晶产品占据国内市场主流低位,但单晶硅片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而多晶硅片工艺相对简单且价格便宜,使得多晶硅片逐渐成为主流。这种情况在2016年左右出现反转,单晶份额开始迅速上升,并于2019年超越多晶,确定了主导地位。
单晶硅片能够实现反转,离不开隆基股份。
2006年,当行业内绝大多数企业选择多晶路线时,隆基认为单晶路线才能使度电成本降至极低水平,因此坚定选择做单晶,但由于成本较高,单晶的渗透率一直不高。
隆基在2013年左右率先在单晶硅片的生产中使用金刚线切割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砂浆切割,金刚线切速更快、硅料出片率更高),推动单晶价格下降。制约单晶发展的成本问题,自此得到有效解决,单晶渗透率不断提升,而隆基也凭此奠定了其在单晶硅片的霸主地位。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离不开两点——技术突破、成本降低
目前,光伏成本降低的看点在电池片环节,当前主流技术是PERC(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ontact),而后几代的储备技术,如异质结HJ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N型PERT、IBC等技术也在快速研发中,未来哪种技术能够成为主流是现在的主要关注点。
微信图片_20220415103354
微信图片_20220415103358
微信图片_20220415103402
 硅料环节
硅料的生产技术主要有改良西门子法、硅烷流化床法,目前的主流是改良西门子法。
微信图片_20220415103732
图: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工艺流程
改良西门子法,主要包括三氯氢硅(TCS)合成、三氯氢硅提纯、三氯氢硅还原三步。光伏级多晶硅纯度要在99.9999%以上(电子级要求更高),一般企业如果没有技术积累,很难生产出满足质量要求的多晶硅产品。
影响硅料生产品质的主要因素,包括三方面:一是原料的纯度和质量、二是设备洁净度(比如油污、粉尘等的掺入会影响硅料晶型)、三是工艺方法(反应物的配比、温度控制等)。
也就是说,生产高纯度多晶硅,需要在原料、设备、反应配比、温度等各方面做到完美无缺,否则生产出的产品难以满足要求。
硅料的成本,主要包括电力、金属硅、人力等,其中电力为主要成本项,占多晶硅成本的44%,金属硅占比为21%。因此,降低电力成本,是减少硅料生产成本的方向。
降低电力成本的方式,包括两类,一是在电价较低的地区建厂(新疆、内蒙古等),二是通过降低单位产出的电耗(还原炉大型化,提升单炉产量)。
此外,硅烷流化床法,也是另一种可以降低单位产出电耗的方式。
微信图片_20220415103927
图:硅烷流化床法生产工艺流程
硅烷流化床法的主要流程,同样有三步,一是制成三氯氢硅(以四氯化硅、氢气、冶金硅和氯化氢为原料),二是将三氯氢硅制成硅烷,三是将硅烷气体放入流化床反应炉内进行分解,得到多晶硅
硅烷流化床法,在原理上有很大的降低成本的潜力,它的化学反应转化率比较高,有利于减少循环次数。另外,该方法是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而改良西门子法是一个非连续的生产过程,前者能够降低能耗(流化床电耗仅为西门子法的10%-20%)。
不过,现在该技术还不够成熟,国内少有企业能够生产(龙头协鑫可以,但通威股份不行)。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西门子法未来仍是主流工艺,但若硅烷流化床法能够解决生产稳定性、规模化生产、产品质量的问题,不排除硅烷流化床法份额出现快速增长。
2.2 第二大环节,硅片:
硅片的生产主要包括两步,步骤一是拉棒/铸锭,分别制成单晶硅棒/多晶硅锭,步骤二将单晶硅棒/多晶硅锭切成片,制成硅片。
微信图片_20220415103955
多晶硅片首先需要在多晶炉里形成硅铸锭,之后通常使用砂浆切割形成多晶硅片;
单晶硅片的形成需要在多晶硅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加工,在单晶炉里形成单晶拉棒,在经过金刚线切割形成单晶硅片
考虑单晶硅片占有率较高,这里以单晶硅片生产为例,细化上面的工艺步骤:
步骤A、拉棒;
步骤B、切片。
A)拉棒:主要工艺顺序为生产配料——装炉——设备抽真空——设备升温——融化硅——引晶——缩颈——放肩和转肩——等直径生长——收尾——停炉。
微信图片_20220415104025
步骤看似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将生产用硅料装进坩埚内,再把坩埚放进单晶炉内,加热融化硅料,把籽晶浸入融化的硅料中,然后按照一定的速度向上旋转提拉籽晶,这样融化的硅料会“长在”籽晶上,慢慢拉出一根硅棒。
这个过程主要使用的设备是单晶硅生长炉(多晶是铸锭炉),主要厂商是:晶盛机电,其下游客户包括中环股份、晶科、晶澳等。
此处,和中环不同的是,隆基自主设计生长炉,炉体、软件系统等,构件由连城数控、北方华创代产,之后再自行组装。相比于同行,在设备端,隆基会有一定的成本节约。
这个环节,主要的降低成本方向是:提高长晶速度、增大投料量、减少或消除停炉时间等,核心就是提高单个坩埚(坩埚使用寿命有限)(这个坩埚就是热场,主要厂商是金博股份)的出棒数量。连续直拉法(CCZ)就是通过晶棒拉制和加料同时进行,节省原始方法中的停炉时间,提高坩埚使用效率。
B)切片:主要工艺顺序为粘棒——装机-切片-分选-清洗、烘干-检验、制单-包装、入库。
简单来说,就是把之前生产的硅棒,使用砂浆线(或者金刚线)(高测股份)切成方片。主要使用的设备是切片机,主要厂商同样是晶盛机电
这个环节,主要的降低成本方向,是减少切割过程中硅棒损耗,并提高切割速度、切线细线化、硅片薄片化等。2013年左右,隆基通过使用金刚线代替砂浆线(切割速度更快、出片率更高),大幅降低单晶成本,提高单晶在整个硅片市场的市占率。
微信图片_20220415104108
微信图片_20220415104111
硅片分选机是提高硅片质量的保证。分选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反映了每一张硅片的质量。光伏硅片分选检测主要包括上料、检测、下料等主要工序。分选机拥有高等的电子技术,利用相机的成像原理、图像检测技术、激光、红外线以及电容耦合的应用将硅片的厚度、表面平整度、脏污情况、尺寸大小、垂直度等准确地测量出来,提高了检测硅片质量的效率。
微信图片_20220415104302
2.3 第三大环节,电池片:
P 型电池原材料为P型硅片(掺杂硼),N型电池原材料为N型硅片(掺杂磷)。
P型电池主要是BSF电池和PERC电池。N型电池目前投入比较多的主流技术为HJT电池和TOPCon电池P型电池传统单晶和多晶电池主要技术路线为铝背场技术(AI-BSF),目前主流的P型单晶电池技术PERC电池技术,该技术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叠加SE(选择性发射技术)提升电池转换效率。N型电池,随着P型电池逐渐接近其转换效率极限,N型将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N型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双面率高、温度系数低无光衰弱光效应好载流子寿命更长等优点,主要制备技术包括PERT、TOPCon、IBC、HJT等。
微信图片_20220415104345
以目前的主流技术PERC为例,主要工艺顺序为制绒——扩散——刻蚀——硅片正面镀膜——硅片背面镀膜——激光刻槽——印刷——烧结。拆分来看:
制绒,对硅片进行腐蚀,从而在其表面形成一层绒面,用于减少光反射,增强光吸收;
扩散,制造P-N结(内建电场),光伏电池依靠该内建电场进行光电转换;
刻蚀,去除硅片背面P-N结,防止短路;
硅片正背面镀膜,利用PECVD在硅片的正背面镀上氧化铝和氮化硅的薄膜,起到减少反射和钝化作用,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激光刻槽,在硅片背面用激光打开上步骤形成的薄膜,保证后面铺的铝膜可以和硅片接触;
印刷、烧结,是在硅片表面制作电极。
注意,以上为7个大步骤。和传统电池(AL-BSF,Aluminium back surface field)相比,PERC的进化,是同类工艺演进,比传统工艺新增两道工序,硅片镀膜和激光刻槽。通过新增这两步减少光电损失,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以上几大步骤中,捷佳伟创主要做的是镀膜环节的设备,迈为股份主要做的是丝网印刷设备。(弄明白它们的细分赛道和涉及工艺,对后续判断HJT工艺可能的冲击,会有很大帮助)
这个环节,主要的降低成本核心是提升光电转换效率,途径包括三种:一是提高光利用率(增加光照面积等),二是减少电场内部损失(减少电池内部串联电阻等),三是提高内建电场强度(拓展光谱响应范围等)。
2.4第四大环节,组件:
主要工艺顺序为:钢化玻璃上料——EVA膜铺设——串焊——电池板铺设——电池串焊接——EVA膜铺设——背板铺设——EL检测——层压——裁边——装框——接线盒安装——硅胶固化——清洁及测试等。
微信图片_20220415104641
简单来说,就是把光伏玻璃、串联的电池片等,用EVA胶膜粘在一起,形成一个叠层,接着用层压机将这个叠层压成一个整体,之后用硅胶或者胶带把这个叠层装进一个铝制边框,再安装一个接线盒(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待硅胶固化后,经过检测、清洁等环节,就做成了一个光伏组件。
微信图片_20220415104725
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提高输出效率来降低成本,主要的方向包括三个——光学优化(使用高透光的镀膜玻璃、白色EVA胶膜、高反射背板)、电学优化(使用半片、叠瓦组件)、结构优化(采用无框、双玻等结构)。
其中,半片组件是将电池片切成一半后再进行串联,叠瓦组件是将相邻电池片部分区域重叠,减少电池片之间的间距,可以放入更多电池片。
可以看出,光学优化主要是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电学优化主要是改变电池片大小、放置方式来提高光的利用率。
在组件这个环节,涉及两大核心赛道,一是光伏玻璃(信义、福莱特),二是EVA胶膜(福斯特)

 

三 HJT工艺

问:HJT是什么工艺,各公司是怎么分工的?和PERC有什么区别?哪些赛道和公司可能会受冲击,哪些可能会受益?异质结什么时候能起来?
答:HJT(异质结),指的是电池片中存在晶体级别的硅和非晶体级别的硅,非晶硅可以实现更好的钝化效果,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它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四部分:N型硅片制绒、非晶硅膜沉积、TCO(透明导电薄膜)制备、丝网印刷及烧结。(注意,前面讲过目前的PERC为7大工艺节点,也就是说HJT缩减成了四个节点)
微信图片_20220415104755
图:HJT电池片结构与产线示意图
3.1 PERC和异质结的差别——异质结和PERC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使用的硅片类型——PERC使用的是P型硅片,HJT使用N型硅片。N型硅片掺杂磷,其效率可以更高,但工艺较P型硅片(掺杂硼)复杂。
(此处,N型硅片也是单晶,中环、隆基都能够生产,所以工艺更新对它们影响不大,甚至有不少增量利好)
2)制造工艺——异质结和PERC相比,工艺环节少(7个缩减到4个)、电池结构简单,且HJT电池工艺对材料、环境洁净度要求比较低;
此处注意,从7个节点缩减为4个节点,几大工艺步骤中,只有步骤一(制绒)和末尾步骤(丝网印制、烧结)一样,其余步骤均不一样,PERC的扩散、刻蚀、镀膜、刻槽步骤均没有了。
因此,PERC和HJT相比,除了工艺步骤上有差别,更重要的是,HJT是一种新的制作电池片的方法,原来的PERC生产线不可通用,只能新建产线。
所以,目前来看,硅片、单晶硅炉、丝网印制、光伏玻璃、EVA胶膜影响不大,新工艺的两大中间步骤(PECVD、PVD)会带来设备增量,而有产线更新的部分,则要小心了。
3)电池结构——PERC电池的正面和背面结构不同,而HJT的结构对称,更适合生产双面组件。比如双玻组件,组件背阳一面也装上玻璃,提高光吸收率,进而增加组件功率。
(此处,利好光伏玻璃)
4)转换效率天花板——2019年异质结电池平均转换效率为23%,比单晶PERC转换效率高0.7个百分点。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2025年,异质结电池的转换效率可以达到25.5%,而单晶PERC只能达到24%,注意,此处的销量提升已经是比较大的幅度。
(此处,意味着推进时间点)
整体来看,异质结技术现在还在艰难推进中。主要原因还是成本较重,无法达到平价上网的标准。后续,需要密切关注该工艺的成本下降。而成本下降,核心要看国内设备公司的研发进度。
(HJT设备股:迈为股份,捷佳伟创,金辰股份
3.2 各公司分工——HJT和PERC等其他电池片一样,电池片厂商负责研发、生产电池片,设备厂商负责生产电池片工艺中所有设备,我们分别来看:
1)电池片厂商:生产HJT的国内外厂商包括松下、REC、通威股份、东方日升等,但它们现有产能较小,除松下达到1GW外,其余厂商产能不足1GW(大部分甚至不足0.5GW),而PERC产能在2018年就已经达到60GW以上。 
2)设备厂商:HJT的核心设备包括两部分,一是步骤二中使用的PECVD设备(或者Cat-CVD设备),二是步骤三中使用的PVD(或者RPD)设备。
两大设备主流供应商依然是日本、欧洲企业,国内制作异质结用PECVD的企业有迈为股份、理想万里晖,此外,捷佳伟创获日本住友专利授权,可以在大陆生产RPD装备。
3.3 有哪些赛道会受益……
其实,除了HJT,现在还有N-PERT,TOPCon等电池技术,但是这些技术的转换效率不及HJT,且工艺步骤较多,长期看不如HJT(转换效率较高,制造工艺简单)。目前来看,HJT替代PERC的确定性比较高。
比较收益的赛道,其实还是电池片和设备(因为有增量)。
电池片厂商的受益逻辑,是HJT渗透率的提升;设备厂商的受益逻辑,是核心设备的国产化。不过,由于HJT是对PERC进行的替代,HJT究竟能在企业现有收入体量上贡献多少增量,这取决于下游装机情况。
另外,考虑HJT电池片(对称度更高),更适用于双面组件,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双面组件后期市占率会不断提升,后期光伏玻璃的渗透率或在双面组件占比提升下进一步提高(组件背阳一面也装上玻璃),因此,会利好光伏玻璃赛道。
微信图片_20220415104911
微信图片_20220415105114
图:HJT电池结构
3.4 异质结什么时候能起来——目前制约异质结替代进程的决定性因素,是成本
异质结的成本要高于PERC,HJT非硅成本(0.6元/瓦左右)比PERC要高出50%左右。异质结降低成本的方向,主要包括设备、银浆等的国产替代,硅料薄片化(减少硅料使用)等。
此外,异质结工艺虽然简单,但和目前PERC产线不能兼容,考虑PER2018年产能才开始大幅放量,短期现有电池片厂商大概率不会用HJT替换刚建好的PERC产能,只能做增量。
综上,比较确定的是,异质结的爆发期,一定是在设备国产化替代加速之后。

 

四 HJT现状

HJT电池产能提升情况取决于降本的速度,目前产业界主要从银浆、硅片及设备三方面着手:
1银浆成本:目前电池银浆分为高温银浆和低温银浆两种P型电池TOPCon 电池使用高温银浆异质结电池使用低温银浆
低温银浆国产化+ 银包铜技术+SMBB技术预计共同推动降本60%以上。
①低温银浆以日本京都 ELEX 产能为主,国内晶银、聚合等企业刚刚实现国产化突破,价格下降超 20%;
②目前海外银包铜技术相对较成熟,日本京都Elex 将银浆含量降至30%左右,国内基本实现 56%的银浆含量技术,预计未来一年能够突破到 40%以下的银浆含量;
③低温银浆工艺有利于降低栅线宽度至15μm 以下,多主栅及 SMBB 技术的银浆用量下降幅度 35%,国内低温银浆的龙头是帝科股份苏州固锝
④通过高精度无接触焊接的新型印刷技术降低银浆耗量,迈为股份、帝尔激光等均在研发。根据Solarzoom 预测,通过以上“银浆国产化+银包铜技术+SMBB”组合,银浆耗量可降至 10mg/W 以内,降本幅度超 60%;
2硅片成本:HJT硅片减薄降本提效,预计超成本下降幅度超40%降低硅片成本方面,主要来自于硅片薄片化方向的进展,因为 HJT 电池是对称结构,易于薄片化且不影响效率,目前 PERC 主流厚度为 170μm,预计到 2022 年可降至 130μm以下,从而使得 Voc 上升,效率提升成本降低。预计硅片成本将从 2020 年 0.48/W 下降至 2022 年 0.27 元/W,降本幅度超 40%;
3设备方面降本。HJT制作工艺流程大幅简化,制绒清洗、非晶硅薄膜沉积、TCO薄膜沉积、电极金属化四个步骤,分别对应的制绒清洗、PECVD、PVD/RPD、丝印/电镀四道工艺设备。随着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及钧石等国内设备厂商积极推进 HJT整线设备产业化,带动核心设备价格持续下降,Solarzoom 预计2022年设备成本有望降至3亿元/GW以内,折旧成本下降0.03元/W,降本空间高达40%。总体而言,Solarzoom 预计 2022 年硅片成本和非硅成本较目前降低40%+,HJT 电池总体生产成本从目前的 0.9 元/W下降至 0.52 元/W,HJT 电池相对于目前主流单晶PERC 电池的性价比优势有望逐步显现,从而有望实现对于单晶 PERC 的替代。
微信图片_20220415105341
图:预计到2022年HJT技术成本下降明显
效率提升+设备降本空间大,HJT电池产能规划超120GW2021 年之前,因 HJT 产线设备投资额度大,工艺成熟度有待提升,国内外很多电池厂商处在观望和 MW 级别的中试产线。随着设备加速国产化和工艺逐步提升,国内华晟、金刚玻璃及明阳智能等新进入厂商纷纷入局异质结 GW 级别量产线,对于 PERC 时代的国内龙头电池厂商而言,通威股份、东方日升等纷纷开始 GW 级别异质结电池产线。海外来看,梅耶博格、REC 等海外电池厂商也加速布局 HJT 电池量产线,仅 2021H1 就宣布了超 8GW 的新建项目计划。截至目前,全球 HJT 规划产能已经超过 120GW,随着设备、关键材料的进一步降本和工艺提升,预计 HJT 量产节奏将进一步加快。
微信图片_20220415105405
新老玩家纷纷入局,HJT  扩产节奏加快。
钧石、通威等厂商早在 2019 年之前就已开始规划 HJT 产能。随着 HJT产线成本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新玩家入局,安徽华晟一期项目进展顺利,预计 Q3 将进行二期 2GW 项目招标。2021 年 5 月,明阳智能发布公告称将投资建设年产 5GW 光伏高效电池和 5GW 光伏高效组件项目,2021 年 5 月开始,爱康集团相关的 HJT 产线陆续进入建设期,预计下半年设备将逐步入场并投产出片。2021 年6 月金刚玻璃发布公告,决定投资建设 1.2GW 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目前相关设备已经进场。截止目前,已经有超 10GW 在建或招标,预计到明年上半年,异质结量产线投产进度将加速。
微信图片_20220415105503
图:HJT产能规划情况
其中HJT设备相关,均已经实现国产替代。
华晟新能源设备投资具体情况:
微信图片_20220415105600
微信图片_20220415105606
微信图片_20220415105609
其他项目:
(1)爱康科技异质结项目稳步推进
项目一:2018 年 6 月,爱康科技泰兴项目启动,2021 年 4 月 11 日,泰兴基地 1.9GW 高效异质结电池生产设备开始招标;
项目二:2020 5 月,爱康科技与捷佳伟创合作建设长兴 2GW 异质结电池项目,2020 年 9 月 11 日长兴一期设备进厂,2020 年 12 月 15 日第一片异质结电池试样下线,2021 年 3 月 25 日长兴基地 220MW 异质结电池产能投产,4 月 11 日长兴 1.5GW 高效异质结电池生产设备开始招标,6 月 14 日长兴基地异质结电池平均效率达到 24.77%,设备利用率超 60%,预计今年年底长兴一期 2GW 异质结电池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工作全部完成,2022 年及 2023 年其余 4GW 异质结电池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
(2)金石设备获龙头厂商认可:
1)近期,晶澳科技与金石能源就“异质结电池装备项目”正式签约,晶澳科技拟采购金石异质结电池核心装备,意味着龙头电池厂商持续加码异质结量产线建设;
2)7 月 30 日,金石能源提供整线装备的福建钜能电力,近期 HJT量产线效率达到创历史记录的 25.31%。
(3)异质结电池设备试验:金辰股份自主研发的首台异质结 PECVD 设备运抵晋能科技进行试用,晋能科技也是国内较早进行 HJT 量产线布局的企业,随着双方进一步深入合作,预计会在 Q4 跑出相关的设备验证数据。
(4)海外异质结项目进展:多家海外光伏企业抢占布局新电池技术。海外项目扩产计划中,HJT 技术引领扩产潮流,根据统计数据,2021 年上半年,海外 HJT 电池产线项目规划达到 8GW 以上,包括梅耶博格、REC 及 HEVEL 等纷纷宣布扩产,预计将在未来1-2 年纷纷落地,加速产能扩张加高技术壁垒。
梅耶博格:6 月 16 日,公司宣布投资 1.85 亿欧元用于扩大异质结电池和组件生产。公司计划到 2022 年底,将目前的 400MW 电池和组价产能均提升至 1.4GW,未来不再出售异质结电池,并在 7 月份开始出售 HJT 组件。7 月 27 日,梅耶博格官方公告,从光伏设备供应商转型为光伏组件制造商。此外,公司计划到 2026 年将电池和组件产能同时提升至 5 GW,到 2027 年将提升至 7 GW,因此也将建设新的生产基地。
Hevel Solar :俄罗斯光伏制造商 Hevel Solar 投资 3.26 亿美元,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飞地建造一座超级工厂,涉及 1GW 的异质结电池产能,目标是明年底之前开始投产,将成为欧洲最大的异质结电池生产设施,该公司目前 HJT 电池转换效率为 24.1%。

最后,梳理一下布局HJT电池设备的厂商:
微信图片_20220415110049

五 市场变化趋势,未来已来

5.1 硅片朝大尺寸方向发展:
大尺寸大势所趋。大尺寸硅片能够摊薄非硅成本、生产成本,具有“降本增效”的优势。硅片大尺寸化符合光伏行业降低度电成本的需求,是长期发展趋势。
龙头相继推出大尺寸硅片产品:2019 年8 月16 日中环股份正式发布G12 即210 大硅片2020 年6 月24 日,隆基、晶科、晶澳 等七家企业联合发布M10 硅片尺寸标准(几何尺寸为182mm*182mm)。
M2市场份额会逐步下降;
M6市场份额会逐步下降,但下降速度低于M2;
M10和M12未来一段时间会占据主流
微信图片_20220415110127
微信图片_20220415110124
5.2 硅片薄片化趋势:
2020 年,多晶硅片平均厚度为180μmP型单晶硅片平均厚度在175μm左右N型硅片平均厚度为168μm;
硅片尺寸越大,薄片化速度或减缓。
微信图片_20220415110215
5.3 向高效电池片方向发展:
BSF市场份额预计逐步下降;
PERx和TOPCon在未来几年预计仍是主流技术路线;
HJT未来几年预计会逐步提升。
微信图片_20220415110300
5.4 浆料消耗量逐步减少:
目前电池银浆分为高温银浆和低温银浆两种P型电池和TOPCon 电池使用高温银浆,异质结电池使用低温银浆;
银浆在电池片成本中占比较高,目前通过多主栅技术以及减小细栅宽度来减少正银消耗量。
微信图片_20220415110431
5.5 向双面组件方向发展:
2020 年,双面组件市场占比较2019年上涨15.7 个百分点至 29.7%。预计到2023年,单双面组件市场占比相当。
微信图片_20220415110511
5.6 向半片/叠片组件发展:
半片组件市场占比反超全片组件,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由于半片或更小片电池片的组件封装方式可提升组件功率,预计未来其所占市场份额会持续增大。
微信图片_20220415110547
综上,个人认为,光伏的未来,就是:HJT+210大硅片,未来已来!
微信图片_20220415110702
光伏全产业链思维导图:
微信图片_20220415110735
光伏产业,光伏供应链,电池供应链,电池产业链,多晶硅供应链,多晶硅产业链,光伏玻璃产业链,光伏供应链,BSF电池,PERC电池,单晶硅生长炉,多晶硅生长炉,光伏玻璃,电池片,光伏产业供应链公司13601393339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碳中和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碳中和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