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中国能源企业碳中和发展现状
自国家双碳目标提出之后,各能源企业陆续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包括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开展储能技术、开发绿色低碳技术、开发氢能、分布式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节能降耗、发行碳中和债券和基金等等,为国家双碳目标作出实际行动及贡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在“十四五”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都将是我国环境治理以及国 家治理、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主题。而早日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企业的积极行动与参与。 碳中和贡献力榜单旨在为更多能源企业进行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工作方向借鉴,进一步激励有关能源企业加大工作部署力度,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的力量。
自国家双碳目标提出之后,各能源企业陆续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包括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开展储能技术、开发绿色低碳技术、开发氢能、分布式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节能降耗、发行碳中和债券和基金等等,为国家双碳目标作出实际行动及贡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在“十四五”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都将是我国环境治理以及国 家治理、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主题。而早日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企业的积极行动与参与。 碳中和贡献力榜单旨在为更多能源企业进行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工作方向借鉴,进一步激励有关能源企业加大工作部署力度,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的力量。
中国能源行业现状
据《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研究报告》数据,2019年,全社会碳排放量约105亿吨,其中能源活动碳排放量约98亿吨,占全社会碳排放比重约87%(不含LULUCF)。根据国务 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12月21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2019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1%,提前完成了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前碳排放强度比 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2020年我国全社会碳排放约106亿吨,其中电力行业碳排 放约46亿吨,工业领域碳排放约43亿吨。预计2030年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目标为102亿 吨,203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60亿吨标准煤。 因此,从能源活动碳减排入手,以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为方向,着力优化 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严控化石能源总量,构建清洁能源为主导、绿色电力为重心的现 代能源体系,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途径之一。 依照能源消费结构和企业主营业务,本次报告将能源行业划分为传统能源产业、新能源 产业和能源产业链。
传统能源产业
传统能源产业指业务范围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化等方面能源的勘探、使用和储运的企业。从1950年到2020年我国碳排放来源占比的数据来看,煤炭是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20年,传统三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合计碳排放量占我国碳排放总 量的91.87%。在产生相同能量的情况下,燃烧煤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高于燃烧石油和天然气 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而天然气在产生同等能量的情况下又较石油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更少因此,想降低碳排放,我国将必须调整当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的使用,逐步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除了传统能源直接燃烧产生的碳排放外,其生产和加工、运输等过程本身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从而产生碳排放。以2019年我国传统能源相关业务能源消耗占工业消费比重为例,传 统能源相关业务能源消费量占全国工业能源消费量的30.32%。其中在电力、热力和燃气生 产供应环节所消耗的能源达2,336.19万吨标准煤,在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环节消 耗能源1,648.31万吨标准煤,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消耗能源1,646.95万吨标准煤。 因此为实现双碳目标,传统能源领域降低自身能源消耗将是重中之重。
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业务范围包含光伏、核能、风电、光电、生物质能等,发展新能源产业也是 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我国太阳能、风能的资源禀赋处于优势地位。依照太阳能辐照强度,我国所有地区均是 太阳能资源可利用区,资源分布总体呈现“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干燥区大于东部湿润区”的 特点。我国陆上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中东部地区相对有限,海上风能在浙江 东南部沿海、广东、海南沿海区域尤为丰富近年来在多种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和应用。2021年 上半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总量225,660万千瓦,同比增长9.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 29,192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6,761万千瓦,同比分别增长34.7%和23.7%,以风 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新型能源增长迅速。此外,新能源汽车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行业之一。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 汽车总销量的比重在4.5%左右。受政策及能源清洁转型的大趋势利好影响,新能源汽车 市场在2020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迎来了销量井喷,2020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平均同比增长46.97%和61.95%,产业一片欣欣向荣。在全球新能源500强中,中国企业占214家,排名第一。2021年,中国新能源企业总 营业收入18,115亿元;2020年为15,983亿元,增长率为13.34%,基本保持10%以上增速。图1: 2017-2021年全球新能源500强总营业收入;图2: 2017-2021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 中国企业总营业收入(亿元)
能源产业链
能源产业链指除能源的开发使用外,其他各种能源相关的上下游业务,包括产业链上游的储能技术、设备制造等辅助技术研发,以及下游的能源数字经济、能源投资与技术咨询等市场业务。与传统能源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一样,能源产业链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上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在如今互联网和数字科技的潮流下,能源行业迎来发展的新契机,互联网数字技术与能源生产消费的相互赋能得到更大关注。一些企业创新性地提出建设新能源数字经济平台,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业务深度融合,解决信息资源方面的难点和痛点,打造新能源生态圈,促进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实现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对于储能行业而言,目前全球储能装机超过90%为抽水储能,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也被视为未来实现“新能源+储能”的重要方向。以锂电池储能为例,过去的十年里,其在循环次数、能量密度、响应速度等方面均取得巨大进步,2020年锂电池成本较2013年下降了80%,不断下降的成本正在突破锂电池在电力储能领域的大规模经济约束。
企业调研征集
首先,企业调研征集范围尽量覆盖电力、热力、煤炭/石油开采、新能源技术、能源服务等重点能源行业;同时考虑传统能源、新能源、能源产业链三大类别在双碳工作中权重不同,均衡三大类别企业数量;再次,考虑500强企业所在细分行业的影响力、营收情况,选取体量大、有代表性的行业位列前十企业;最后,为确保评价的多维度,考虑已经开展或者有意向开展的双碳工作、清洁能源、低碳技术的企业。基于以上原则,我们最终从中国能源企业500强中选取了50家代表企业开展分析,所选50家企业中,部分企业营收情况和净利润数据缺失,剩余39余家企业的营收状况和净利润如下图所示,企业营收约为2000亿元至2.6万亿元,利润约为-50亿元至450亿元。
企业营收与净利润状况(营收为右轴)
企业产业分布
从所属行业统计结果来看,50家能源企业分为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行业;光伏、核能、风电、光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行业;以及能源数字经济、储能等能源产业链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