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刘竹介绍,碳排放量化需要调查、测量、模拟、统计。此前学界的碳排放量化方法依赖于年度的能源统计,存在明显的时间滞后性,更遑论体现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对碳排放的影响。同时,此前的量化评估体系还存在分辨率低、计算参数不准、数据掌握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能源机构的问题。
基于碳排放的实时数据收集以及近实时模型构建,采用卫星遥感与地面监测“自上而下”的方法,刘竹及其团队创建了“全球实时碳数据库”。该数据库涵盖全球电力、工业、地面运输、航空运输、居民消费等部门排放的高分辨率活动数据,是目前唯一能够以日为单位提供碳排放数据的平台,可为科学研究和政策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并大幅度缩短低碳政策的响应时间。
在“全球实时碳数据库”的基础上,刘竹等科研人员建立了“实时全景碳地图”,进一步实现了全球最高时空分辨率的碳排放的可视化呈现。“实时全景碳地图”基于全球实时碳数据技术,揭示了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全球碳排放的历史性下降,为后疫情时代的碳中和路径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撑。
据悉,“气候变化经济学论坛”是一个公益性平台,旨在促进气候变化科研工作者、政策制定者、行业从业者以及普通民众的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