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 | 公用事业碳中和 | 职位 | 公用事业碳中和 |
招聘部门 | 碳中合规划研究部 | 招聘人数 | 2人 |
工作地区 | 北京 | 工作性质 | 类型 |
性别要求 | 性别 | 婚姻要求 | 婚姻 |
学历要求 | 学历 | 工作经验 | 不限 |
年龄要求 | 30-50岁 | 待遇水平 | 15000-35000元/月 |
更新日期 | 2022-02-26 | 有效期至 | 长期有效 |
行业 | 公用事业碳中和 | 职位 | 公用事业碳中和 |
招聘部门 | 碳中合规划研究部 | 招聘人数 | 2人 |
工作地区 | 北京 | 工作性质 | 类型 |
性别要求 | 性别 | 婚姻要求 | 婚姻 |
学历要求 | 学历 | 工作经验 | 不限 |
年龄要求 | 30-50岁 | 待遇水平 | 15000-35000元/月 |
更新日期 | 2022-02-26 | 有效期至 | 长期有效 |
1、协助开展绿色低碳领域的政策收集整理和数据分析挖掘工作
2、协助公司规范在双碳领域的市场和技术体系(如:碳服务体系完善以及双碳相关的技术体系完善)
3、协助公司进行双碳相关的市场挖掘和市场拓展
4、协助开展政府、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咨询服务,涵盖碳达峰与碳中和路径研究规划,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节能降碳等领域的规划或方案编制等
任职条件:
1、研究生学历,有3年以上能源资源开发、低碳发展、气候适应变化领域政策及规划方向的研究或咨询经历
2、对国际和国内相关领域的政策动态、行业热点和发展趋势有深刻理解和认识
3、有相关项目的申报、管理和执行经验者优先
4、具有优秀的数据采集、研究分析和文字撰写能力
5、熟悉国家双碳政策背景,具备碳数据、碳排放、碳金融等任一咨询模块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
6、能够掌握碳数据治理基本方法,熟悉碳数据及能源数据采集、处理及存储、应用方案等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从业经历者优先
7、具有低碳经济评价指标、温室气体排放模型、碳交易模型、环境污染模型等相关工作经验从业经历者优先
碳中和产业协同联盟将以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整合并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优势,政府、企事业单位、园区提供碳达峰碳中和服务,共同推进“双碳”战略实施。通过技术支持、交易市场、金融助力相关产业链的协作机制,探索以创新服务为核心的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满足各类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背景下的咨询服务需要,建成有具创新性、前沿性、权威性的服务联盟。
碳中和产业协同联盟以“迈向双碳:服务与行动”为主题从碳足迹、零碳建筑、碳金融等领域分析了未来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转型之路,共同探讨如何实现中小企业“双碳”目标、碳标准建设、碳信息化平台及国际贸易形势、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焦点问题,为“双碳”目标实现打下扎实基础。
碳中和产业协同联盟聚焦“三个目标”,即瞄准一个产业问题、凝练一个科学命题、打造一个创新团队,围绕双碳领域重大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形成联盟创新合力;二是要搭建“三大平台”,即多学科协同平台、科企合作平台、产业上中下游衔接平台,引导双碳领域学科交叉融合、集成创新,引导优势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有效解决科技创新和企业需求脱节、碳氮减排创新中基础应用研究和集成示范相割裂等问题;三是要发挥“三个优势”,即碳中和产业协同联盟的制度优势、集聚优势、协同优势,促进联盟成果的有效应用。
主要面向碳排放核算方法学、低碳标准和技术装备、碳标识研发认证及碳交易项目开发等重大需求,集聚优势研发力量和行业资源,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领域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固碳减排及可再生能源替代技术推广落地,实现创新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目标。
碳中和产业协同联盟联合政府、智库、企业、社区等相关方,协调和推动实现碳中和及应对气候变化。通过开展研究提供独立信息,举办会议呼吁达成共识, 与政府合作实施试点项目等方式,推动政府或国际社会将碳中和等议题纳入政策议程。通过信息披露,开发温室气体核算、报告和审计的全球标准,支持企业衡量、管理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等方式,推动企业积极实现碳中和。通过联合合作伙伴设计和实施地方和社区碳中和试点、提升碳中和等议题的公众认知等方式,支持和赋能社区、园区、自然人应对气候变化。
碳中和产业协同联盟以“迈向双碳:服务与行动”为主题从碳足迹、零碳建筑、碳金融等领域分析了未来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转型之路,共同探讨如何实现中小企业“双碳”目标、碳标准建设、碳信息化平台及国际贸易形势、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焦点问题,为“双碳”目标实现打下扎实基础。
碳中和产业协同联盟聚焦“三个目标”,即瞄准一个产业问题、凝练一个科学命题、打造一个创新团队,围绕双碳领域重大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形成联盟创新合力;二是要搭建“三大平台”,即多学科协同平台、科企合作平台、产业上中下游衔接平台,引导双碳领域学科交叉融合、集成创新,引导优势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有效解决科技创新和企业需求脱节、碳氮减排创新中基础应用研究和集成示范相割裂等问题;三是要发挥“三个优势”,即碳中和产业协同联盟的制度优势、集聚优势、协同优势,促进联盟成果的有效应用。
主要面向碳排放核算方法学、低碳标准和技术装备、碳标识研发认证及碳交易项目开发等重大需求,集聚优势研发力量和行业资源,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领域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固碳减排及可再生能源替代技术推广落地,实现创新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目标。
碳中和产业协同联盟联合政府、智库、企业、社区等相关方,协调和推动实现碳中和及应对气候变化。通过开展研究提供独立信息,举办会议呼吁达成共识, 与政府合作实施试点项目等方式,推动政府或国际社会将碳中和等议题纳入政策议程。通过信息披露,开发温室气体核算、报告和审计的全球标准,支持企业衡量、管理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等方式,推动企业积极实现碳中和。通过联合合作伙伴设计和实施地方和社区碳中和试点、提升碳中和等议题的公众认知等方式,支持和赋能社区、园区、自然人应对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