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2  碳中和,  十四五  光伏  碳中和  碳达峰  电力碳中和  碳排放  零碳建筑  零碳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印发《新城绿色低碳试点区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

2022-03-10 19573 0.56M 0
 (一)基本概念

绿色低碳试点区(以下简称“试点区”)是指在新城内具有一定规模、功能复合的城市建设区。试点区通过科学统筹规划、低碳有序建设、创新精细管理等诸多措施,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监测及约束管理。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着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全面落实《共建超大城市精细化建设和治理中国典范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探索绿色低碳规划建设管理的新路径,为上海乃至全国绿色低碳发展做好引领示范,有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总体目标

明确试点区的区域边界和低碳发展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碳排放统计、监测和核算机制,有效降低试点区的碳排放量,创建期满后试点区的碳排放强度应达到全市同类区域的先进水平。规范和指导试点区的规划管理建设工作,提高试点区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

(四)基本原则

1.紧扣低碳导向。围绕“双碳”目标,重点聚焦减碳增汇,提出相关规划建设指引措施,引导形成试点区全过程低碳建设的技术路径。

2.注重人民体验。在指标设置和建设引导上,衔接“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充分考虑人民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增加人民幸福感。 

3.定量引导控制。定量化制定减碳目标,识别试点区减碳总体和分维度的关键指标,保障减碳维度指标的可测度。

4.指标动态合理。对标碳排放先进水平合理设置指标,结合建设动态实时反馈指标调整,提升指标引导建设的合理性。

(五)指标体系

基于碳排放来源,提取形成由高效可靠的能源利用、绿色低碳的高品质建筑、公交和慢行导向的低碳出行、低碳化的布 局形态、高碳汇的公共空间环境、绿色韧性的市政基础设施以及高效互联的智慧管理系统 7 大维度构成的减碳关键指标体系,包含 13 个约束性指标和 15 个引导性指标。


(一)总体要求

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因地制宜地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和浅层地热能利用,提高项目的可再生能源渗透率。采用高效分布式能源系统,提高区域能源系统的利用效率。根据项目当地能源状况、建筑用途和功能、建设进度、使用要求等因素,有条件采用区域供冷供热系统,鼓励设置分布式能源中心。探索绿色低碳清洁能源微网系统,试点实施余热废热利用技术,探索绿氢能源系统应用,促进分布式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多元化供能。探索能源智慧管控系统,实现能源的分项计量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监测。

1.约束性指标 

(1)新建建筑使用 1 种或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100%。 

(2)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学校、医院、工业厂房等屋顶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 50%,新建商业、办公和居住建筑屋顶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 30%。

2.引导性指标 

(1)建设至少一处分布式供能中心。 
(2)实施余热废热利用。
 (3)建设一套智能微网系统。

(二)统筹应用的可再生能源系统

1.推广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勘查和评估可再生能源的分布情况及可利用量,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区域建筑可 再生能源渗透率。新建建筑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以及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核算标准,采用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浅层地热能等一种或者多种可再生能源。新建建筑使用 1 种或多 种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100%。

2.推广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有生活热水需求的建筑,应积极推广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安装,不影响该安装部位的建筑功能,并与建筑的外观和谐统一。太阳能 热水系统的集热效率不低于 42%、太阳能保障率不低于 40%。

3.推广建筑光伏高水平开发利用。结合项目屋顶和垂直立面的资源条件,积极推动分布式光伏的规模化应用,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学校、医院、工业厂房等建筑屋顶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 50%,新建商业、办公和居住建筑屋顶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 30%,鼓励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

4.推进浅层地热能利用。根据项目浅层地热能的资源禀赋,合理科学利用浅层地热能。选用高能效地源热泵机组,且地源热泵系统制热性能系数不低于 3.5,地源热泵系统制冷能效比 不低于 3.9。同时,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地下换热系统的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应当符合国家及上海市相关标准、规范和技术规程要求。

(三)高效适宜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1.采用区域供冷供热系统。依据用能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针政策,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试点区能源方案,并充分考虑项目当地能源状况、建筑用途和功能、建设进度、使用要求等因素影响。依据冷热源装置容量、输配管网管径、末端装置选型以及运行策略、冷热费用计量等因素,确定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的同时使用系数。能源站的布置宜位于负荷中心,其供冷半径不大于 1.5 千米。

2.采用分布式供能系统。当区域内建筑的电力负荷、热负荷和冷负荷相互匹配时,鼓励采用分布式供能系统,合理设置分布式能源中心。分布式供能系统可采用以天然气分布能源、冰蓄冷、地源热泵系统以及燃料电池等多种能源形式相结合的复合型能源形式,并通过多能互补能源互联网进行管理,提高区域供能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绿色低碳清洁能源微网系统

1.试点实施余热废热利用技术。鼓励余热废热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工业余热废热资源化利用、垃圾焚烧发电余热利用,鼓励建筑采用集中供热热网、热泵、空调余热和其他废热等节能方式,通过能量梯级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循 环发展。

2.探索绿氢能源系统应用。探索发展绿氢能源系统,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替代,合理布局加氢站。探索可再生能源电 解水制氢、生物质制氢等方式,探索绿氢能源工程示范。

3.推广智慧能源微网系统。在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布局能源智慧管控系统,建设一套智能微网系统。该系统宜具 备建筑用能监测、变电站监控管理、分布式电源监控管理、综合能源站接入管理、微电网运行管理和充电桩监管、用能定额管理、能耗诊断和审计、碳排放管理和综合可视化等功能,全面提高能源系统监管效率。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相关碳中和资料下载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